探寻东坡居士苏轼的轮回转世净土宗信仰
2013-10-08 09:02:52 来源:法音 编辑:admin_yl 评论:0 点击:
苏轼以“东坡居士”自称,可见他受佛教的影响很深。关于苏轼和佛教的关系,人们一般都注重研究禅宗对于苏轼的影响,或是研究苏轼与禅林的交游。实际上,苏轼有极其浓厚的轮回转世信仰和净土思想,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苏轼的净土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相信自己的前身是一个僧人;他多次施舍财物以造作阿弥陀佛像,并且作了不少颂佛诗文;他为死去的亲人、朋友作水陆道场,以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兹据《苏轼年谱》[1],并参以有关资料,细考苏轼生平有关西方净土的事迹,请大德专家指教。
轮回说是佛教得以广泛传播的核心教义之一。苏轼对于轮回转生说十分相信,这一点可从他的诗文和有关的笔记、传说中反映出来。《答陈师仲书》一文里说:“轼亦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所谓前缘者。在杭州尝游寿星院,入门便悟曾到,能言其院后堂殿、山石处,故诗中有‘前生已到’之语。”(《苏轼文集》卷49,以下简称为《文集》)[2]《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云:“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苏轼诗集》卷13,以下简称为《诗集》)[3]《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云:“还从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句下“王注:尧卿曰:公游寿星院,入门便悟,尝有诗云:‘前生我已到杭州。’”(《诗集》卷31)《南华寺》云:“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诗集》卷38)这里苏轼并非是用戏谑的语气说的,而是说得十分虔诚。苏轼的前身是一个僧人的传说,流传十分广泛。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将抵筠州时,苏辙与洞山克文禅师、圣寿聪禅师迎于建山寺。《冷斋夜话》卷七“梦迎五祖戒禅师”条曰:
苏子由初谪高安时,云庵居洞山,时时相过。聪禅师者,蜀人,居圣寿寺。一夕,云庵梦同子由、聪出城迓五祖戒禅师。既觉,私怪之,以语子由。未卒聪至,子由迎呼曰:“方与洞山老师说梦,子来亦欲同说梦乎?”聪曰:“夜来辄梦见吾三人者,同迎五祖戒和尚。”子由拊掌大笑曰:“世间果有同梦者,异哉!”良久,东坡书至曰:“已次奉新,旦夕可相见。”二人大喜,追笋舆而出城,至二十里建山寺而东坡至。坐定无可言,则各追绎向所梦以语坡。坡曰:“轼年八九岁时,尝梦其身是僧,往来陕右。又先妣方孕时,梦一僧来托宿,记其颀然而眇一目。”云庵惊曰:“戒陕右人,而失一目。暮年弃五祖,来游高安,终于大愚。”逆数盖五十年,而东坡时年四十九矣。后东坡复以书抵云庵,其略曰:“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真可笑矣。既法契,可痛加磨砺,使还旧规。不胜幸甚。”自是常衣衲衣。
同卷另有“苏轼衬朝道衣”条曰:
哲宗问右珰陈衍:“苏轼衬朝章者何衣?”对曰:“是道衣。”哲宗笑之。及谪英州,云居佛印遣书追至南昌。东坡不复答书,引纸大书曰:戒和尚又错脱也。后七年复官,归自海南,监玉局观。作偈戏答僧曰:“恶业相缠卌八年,常行八棒十三禅。却着衲衣归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4]
前面说过,苏轼在杭州时尝游西湖寿星寺,入门便悟曾到。《春渚纪闻》卷六“寺认法属,黑子如星”条记此事甚详:
钱塘西湖寿星寺老僧则廉言:先生作郡倅日,始与参寥子同登方丈,即顾谓参寥曰:“某生平未尝至此,而眼界所视,皆若素所经历者。自此上至忏堂,当有九十二级。”遣人数之,果如其言。即谓参寥子曰:“某前身,山中僧也。今日寺僧,皆吾法属尔。”后每至寺,即解衣盘礴,久而始去。则廉时为僧雏侍仄,每暑月,袒露竹阴间,细视公背,有黑子若星斗状,世人不得见也。即北山君谓颜鲁公曰“志金骨,记名仙籍”是也。
《西湖梦寻》卷一《智果寺》记此事稍出入:
东坡守杭,参寥卜居智果,有泉出石罅间。寒食之明日,东坡来访参寥,汲泉煮茗,适符所梦。东坡四顾坛[土+遗],谓参寥曰:“某生平未尝至此,而眼界所视,皆若素所经历者。自此上忏堂前,当有九十三级。”数之,果如其言。即谓参寥子曰:“某前身,寺中僧也。今日寺僧,皆吾法属耳。吾死后,当舍身为寺中伽蓝。”参寥遂塑东坡像,供之伽蓝之列,留偈壁间,有:“金刚开口笑钟楼,楼笑金刚雨打头。直待有邻通一线,两重公案一时修。”
惠洪《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亦记三人同梦戒和尚事:
东坡尝访弟子由于高安。将至之夕,子由与洞山真净文禅师、圣寿聪禅师,连床夜语。三鼓矣,真净忽惊觉曰:“偶梦吾等谒五祖戒禅师。不思而梦,何祥耶?”子由撼聪公。聪曰:“吾方梦见戒禅师。”于是起,品坐笑曰:“梦乃有同者乎?”俄报东坡已至奉新。子由携两衲,候于城南建山寺。有顷,东坡至,理梦事。问:“戒公生何所?”曰:“陕右。”东坡曰:“轼十余岁时,时梦身是僧,往来陕西。”又问:“戒状奚若?”曰:“戒失一目”。东坡曰:“先妣方娠,梦僧至门,瘠而眇。”又问:“戒终何所?”曰:“高安大愚,今五十年。”而东坡时年四十九。后与真净书,其略曰:“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亦可笑矣。既是法契(或云法器),愿痛加磨励,使还旧观。”自是常着衲衣。
内容与《冷斋夜话》稍有出入。惠洪甚至把苏轼的文学天才也归功于他的前身戒禅师:“东坡盖五祖戒禅师之后身,以其理通,故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而成文。盖非语言文字也,皆理故也。自非从般若中来,其何以臻此?”[5]
此后,丛林盛传东坡前身为戒禅师。如宗晓编《乐邦遗稿》卷下(《大正藏》第47册)“通记诸公前身后报”条曰:
苏文忠公轼自言:“母夫人初孕时,梦一僧来投宿,尚记其颀然而眇一目,盖陕右戒禅师也。”
同卷“苏东坡前身五祖戒禅师”条曰:
《龙舒净土文》曰:“五祖戒禅师乃东坡前身,应验非一。以前世修行故,今世聪明过人;以其习气未除,致今生多缘诗语意外受窜谪。生此世界,多受苦如是。闻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人问其故,答云:‘此轼生西方公据也。’若果如是,则东坡今生得计矣。”
《佛祖统纪》卷四十六(《大正藏》第49册)曰:
(元祐)七年。轼弟辙谪高安(瑞州)时,洞山云庵与聪禅师一夕同梦与子由出城迓五祖戒禅师。已而子赡至,三人出城候之,语所梦。轼曰:“八九岁时,时时梦身是僧,往来陕右。又先妣孕时,梦眇目僧求托宿。”云庵惊曰:“戒公,陕右人,一目眇。”逆数其终已五十年,而子瞻时四十九。自是常称戒和上。
五戒禅师先在五祖山,后至大愚山。自己前身所在地,苏轼当然要去游览一番。元丰七年(1084)三月,被贬在黄州,作《五祖山长老真赞》,云:“问道白云端,踏着自家底。”(《文集》卷22)五月端午,苏轼和几个儿子一同游大愚山真如寺,拜谒大愚禅师,赋诗题为《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集》卷23)。
上一篇:玉屏山滑翔伞基地国庆开放 洪雅更好耍了
下一篇:今10时58分寒露 气温降温变快雾天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