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雾霾经久不消,到底啥原因,看看省环保咋个说
2016-01-03 15:10:09 来源:眉山全搜索综合 编辑:admin_lf 评论:0 点击:
今天是2016年第一天,在这里四川环保先祝大家元旦快乐,感谢大家一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话说最近这几天大家过的都怎么样啊?
某网友:“过元旦倒是挺快乐的,不过最近天天都是污染天气预警...唉。你说这雾霾怎么这么任性,说来就来。”
确实,谁过节放假碰上坏天气都会不高兴。
这位网友先消消气
下面是一篇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对于这次雾霾事件的分析,大家都来看看,了解一下这次雾霾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由于我省的盆地地形特征,风速小、污染物扩散能力差是我省盆地内各城市的共同不利污染气象条件,而冬季又是这些不利污染气象条件相对最差的季节,故冬季的空气质量最差,容易出现空气污染,爆发重污染甚至是区域性重污染。
本次区域性污染开始于2015年12月26日,是2015年入冬以来的第一次区域性污染过程,今日是持续的第7天,其中28日至31日表现为区域性重污染。影响区域广、影响程度重、污染物浓度上升速率快、盆地西部污染最为严重是本次区域性污染过程的主要特点。
本次区域性污染过程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但由于2013年和2014年全省21个城市中有部分城市未开展PM2.5监测(2015年是全国所有城市同步开展PM2.5的元年),以下的比较仅以PM10进行同比分析。
(一)颗粒物浓度分析
为截至2016年1月1日16时,整个过程中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109μg/m3,PM10平均浓度为158μg/m3,同比2013年和2014年处于同一污染水平,PM10的日极大值出现在2015年12月30日,浓度为183μg/m3,低于历史最高浓度216μg/m³(2014年1月28日)。期间PM2.5和PM10的全省平均浓度均是冬季常态浓度的两倍左右。
(二)污染区域分析
本次污染过程中,整个四川盆地都受到了影响,尤以川西平原为甚,川南次之,川东北影响最小。川西5市、川南2市、川东北1市出现了重污染,其中成都已出现了1天严重污染和4天重度污染;德阳、绵阳、眉山、自贡已出现了4天重度污染;宜宾、南充、乐山也出现了重度污染。2013年和2014年冬季均出现过这种全盆地的区域性污染过程。
(三)污染时长分析
本次污染过程预计将持续至1月5日或6日,污染时长约为11天或12天。同比2013年和2014年冬季,其中2013年第一次区域性污染出现在2013年12月1日至9日,共计9天,整个冬季共出现了45天区域性污染;2014年第一次区域性污染出现在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1月5日,共计17天,整个冬季共出现了31天区域性污染。
鉴于目前已经形成的极低逆温层,需要一个较强冷空气才能从外部打破,从而改善目前的不利污染气象条件。根据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和省气象台的联合会商,目前的区域性污染将持续至1月5日或6日,成都持续为重污染。较强冷空气将在6日-8日影响我省,入川路径为盆地北部及东北部,但目前还无法对其强度进行准确的预判。如果强度较强将会彻底终结本次区域性污染过程,盆地大部城市空气质量恢复至优或良。如果强度较弱,可能会打断盆地东北部大部和南部部分城市的污染累积过程,使其空气质量改善为良至轻度污染,盆地西部大部城市空气质量可改善一至两个等级,成都为轻度至中度污染。
(一)污染气象成因分析
本次区域性污染过程,污染气象因素是重要的外部控制性因素。自2015年12月下旬后盆地的污染气象条件开始急剧转差,主要体现在:(1)冷空气活动频次较少,强度减弱,路径以偏东为主,对盆地影响极弱;(2)盆地区域内降水偏少,清除动力不足;(3)盆地静稳天气维持,形成涡旋气流死水,污染物的自身累积明显,尤其川西为甚;(4)雾罩时数增加,相对湿度增大,造成PM2.5的吸湿性增长效应明显;(5)逆温频次增加,逆温层高度降低,污染物无法扩散,大气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明显,污染物浓度不断累积升高。
其中前述的4个原因均为冬季常见不利污染气象条件,对本次污染过程影响最大、贡献最为突出的是由于25-27日盆地大部的连日晴好天气形成的逆温层。分析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安装在西南交大的激光雷达监测数据可知,12月26日之后,成都的逆温层高度逐渐降低,由前期冬季常态的600米左右下降为区域性污染过程中的300米左右。同比前期完成的川西灰霾特征与成因科研项目研究结论,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由此下降了2倍左右。同时,由于气态污染物累积造成的PM2.5转化生成也有所升高。在两者加成作用下,污染物浓度会上升2-3倍。比如,在冬季常态静稳天气下PM2.5浓度为100μg/m³时(此时的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浓度会增加至300μg/m³左右,也就是目前的重度污染。
关于逆温层,我们可以做一个较为形象的比较。四川盆地如同一口大锅,锅盖压得越低,其能容纳的污染物总量就会越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气环境承载能力);排放相同总量的污染物,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的浓度就会升高。
正常情况下,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会不断下降(如同我们爬山时越到高处越冷一样,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6度)。正常情况下,下面的空气由于气温高就会上升(热气球就是这个原理),上面的空气较冷就会下沉,通过这种“一上一下”的气流运动就把人类在近地面活动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扩散出去了,这时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就会高。
太阳照射会加热气温,冬季由于地表温度下降得快,近地面的气温比上层的气温也会下降得快些,下面的气温低于上面的气温(这就异于平常了),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近地面空气由于相对较冷而沉积在底部无法扩散出去,这个“底部”就是我们所说的“逆温层”。冬季的日照越强,形成的逆温就越严重,这个“底部”的高度就会越小。“锅盖”压低了,污染物浓度也就升高了。
(二)污染来源成因分析
本次污染过程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这也是我省各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其人为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来自于燃料燃烧、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土壤扬尘等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另一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气态污染物(如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在环境中通过各种反应生成的细颗粒物。
结合川西灰霾特征与成因科研项目的研究结论,本次污染过程中,大量的PM2.5是来自于因气态污染物在逆温作用下高浓度累积而转化生成的细颗粒物。由于本次污染过程中风速很小、污染扩散能力差,各城市发生的污染现象主要还是由于城市自身排放的污染造成的。
由于四川身处西部内陆盆地,先天的污染气象条件就不比沿海城市或一些中部城市。“先天”的不足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改善,只有不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重现 “蓝天白云”。
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
相关热词搜索:原因
上一篇:春节之后跨入猴年 峨眉山景区将为属猴者免票
下一篇:乐山犍为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达12千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