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全搜索

首页 > 眉山资讯 > 内容

[三苏祠] 闭门修炼2年 修缮一新的三苏祠呈现十大亮点

三苏祠内古建筑修缮一新,展陈新增铜版画、泥人张小人,披风榭风貌重现,景区道路改建成了弯曲石材路,新发现的千年荔枝树、古井成景观,新建楚颂园、海棠园……这些景点在过去的三苏祠里都不曾出现,但它们现在却稳稳扎在修缮后的三苏祠里,等着游人去探寻去欣赏。

记者跟随导游重游三苏祠

坐落于眉山城区纱縠行内的三苏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既是三苏故居所在地,也是外地游客来眉旅游的必观之地,更是每一个眉山人的“记忆”。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三苏祠古建筑群受到严重损害。自2013年8月1日起,三苏祠闭馆维修,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目前,三苏祠修缮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即将对外开放。3月23日,四川在线眉山频道记者在三苏祠专业导游杨燕的带领下重游三苏祠,重新开放的三苏祠有着八大全新亮点,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御制石碑

铜版画

泥人张小人

亮点一:御制石碑突主题

在古祠堂前厅,一眼就能看到博物馆的御制石碑,这两个石碑高近3米宽1米,过去被放置在前厅后的耳房内,如今挪到前厅显眼位置,通过碑首、碑座的重新修复,将宋孝宗赐苏轼的两通石碑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右边石碑上为宋孝宗在苏轼死后把他封为“太子太师”封号的碑文。苏轼孙子为纪念苏轼,曾为他写了本《苏轼文集》,左边石碑上则是宋孝忠为此书写的序。读着石碑上的碑文,能深刻感受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三苏祠厚重源远的历史底蕴。

核心建筑如飨殿、启贤堂则保留其原始功能,再严格按照中国传统古祠堂的风貌进行室内布置,进入殿内,会立刻变得恭敬,这真是一个游人拜谒先贤,苏氏后人祭奠先祖的核心场所。前厅两侧的厢房里增加了铜版画、漆画及仿真写实场景,一走进展厅,仿佛步入北宋眉州纱縠行的苏宅故居,苏母教子、兄妹猜谜、父子读书等苏宅掌故。这种历史以故事化、情景化的方法呈现在游客面前,是最真实、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打动人心的。

亮点二:木假山堂峰伫立

在前厅中轴端头的木假山堂是三苏祠里颇具代表的景点,现在木假山背后新建了像古书一样的木片介绍,让游客在欣赏木假山时,能知道它的出处和故事。

古时,苏洵偶得木假山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假山记》,叹其“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脱泥沙而远斧斤”之幸者。因苏洵十分珍爱此木山,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父子三人离眉赴京(河南开封)做官时,将木山运至京城置于住宅的南园处。当时诗坛上享有盛名的诗人梅圣俞见其木山奇特,赋《木假山诗》予以赞赏,苏轼步其韵也作了《木假山诗》并序。

亮点三:独立展厅展墨宝

而古祠堂中散落在园林各处,相对零散的单体建筑,过去展示着各种苏轼父子诗词和其他名家留下的墨宝,如今被改造为独立的专题展厅,如快雨亭讲述了清代文学家何绍基与三苏祠的渊源;墨庄集中展示历代文化名人拜谒三苏祠留下的诗词墨宝;云屿楼介绍三苏祠的变迁与修缮历史;式苏轩陈列馆藏三苏文化书画精品;消寒馆被建成以青少年教育为核心的三苏文学艺术体验中心。

这些单体建筑的利用,不仅补充了古祠园林的背景故事,增强了展览的可看性,还形成了针对不同层次观众的专题展示空间,实现更加丰富的体验效果。

千年古井

千年荔枝树根

亮点四:水井荔枝现真身

苏宅古井是三苏父子一家生活饮用的水井,是苏家留下的唯一遗迹,距今一千年。可在维修过程中,施工方在来凤轩正后方原来的平地上又发现了一口古井,井口直径50厘米,近似圆形。井缘宽约20厘米,部分井缘已残损。井深约7米,水深近4米。如今,该古井成为了古祠堂中一个新的景点。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具的《三苏祠来凤轩遗址完工简报》介绍:井台与井栏由红砂石构成,井壁由青砖与石块共同构成。根据井的开口层位,结合井内出土遗物及井砖的形制,推测其年代为清代晚期。

另外,在三苏祠修缮中,一株已死亡的900多岁荔枝树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重修过程中经考证,这株荔枝树就是当年诗中所写,不过现在只剩下“丫”状树干,原来的工作人员将这株枯树在西厢房旁存放了20多年。古树周长约2米2,底部根系直径2米多,颜色接近枣红。这株荔枝树被重新发现,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它如今放置在苏宅古井斜对面,成为了三苏祠一大景点。

亮点五:瓦片雕花古法造

从三苏祠南大门进入古祠堂前厅,位于祠堂中轴线上的飨殿(三苏塑像)、启贤堂(苏氏先祖牌位)、木假山堂、来凤轩(书房)等核心建筑,还是记忆深处的模样,依然古朴雅致,无论是砖瓦还是房柱,都跟过去式样相同,只是更完整、更整洁,不像过去那样破旧,也不再见朽木与破损处。

“三苏祠里所有的古建筑修缮都本着‘以旧修旧’的原则,将已经破损的地方寻找相同原材料进行重新修缮,最大程度得保持原貌样式。”杨燕说。

“这次维修用的木材基本都是老木料,很多木材还来自别处拆除的老屋。”杨燕介绍,三苏祠古建的原木材共有楠木、杉木和柏木三种,为了保证木材一致,维修人员跑遍各地的木材市场和即将拆除的老屋,比照着三苏祠内木料选购60年以上的老料,有些甚至是百年以上的老料。

在维修工程中,工人拆下瓦片后发现几种瓦规格不同。一些瓦上用楷书刻下了“大清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向山良”字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用这个依据,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后,施工方找到了手工制作同类瓦片的一个厂家,定制了小青瓦、筒瓦等40余万片进行屋顶维修。如今,修缮后的三苏祠大门、主殿之上,所用之瓦大多都来源于此。

“另外,为了极大程度的保真,重新修复的房檐装饰雕花也是全人工雕刻。”杨燕说。

亮点六:披风榭景被修缮

还记得三苏祠一亭榭对面的东坡盘陀坐像么?那是多少眉山人在三苏祠里最深的记忆,谁没在那里拍照留念?那就是三苏祠里著名的披风榭景点。 在16处古建筑的保护维修中,披风榭知名度最高。披风榭系南宋嘉定年间所建。后来,因年代久远,亭榭无存。清光绪二十四年,眉州人为纪念苏轼、陆游、魏了翁,遂在三苏祠内重建了披风榭,其坐南朝北,重檐歇山式,一楼一底。但历经上百年,加之地震影响,过去有些简陋的披风榭整个建筑向西南方向倾斜,倾斜角度大概是15度左右。施工方对屋面进行了拆除,只留下了框架,之后采取绳子拉伸、木梁顶等方式扶正屋架,更换糟朽木构件,填补支撑点,历经一个多月,才使其恢复风貌。

如今的披风榭,新装上阵、“正直不阿”,更显谦谦君子之风,坐在披风榭里,看着对面的三苏盘陀坐像,像被拉回古代,像时空穿越,回到曾经的记忆里。

亮点七:30岁蚁后被生擒

在三苏祠修缮过程中,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披风榭旁,白蚁专家张传文挖出一个直径70厘米的蚁巢,一只长约7厘米的“蚁后”被成功活捉。

三苏祠历史悠久,但同时也饱受白蚁困扰,园林内的木质古建筑,基本都遭受过白蚁毁坏,白蚁已成为三苏祠古祠堂毁坏的第三号“杀手”。经过激烈的人蚁交战,30岁的蚁后被成功活捉,现在到披风榭还能听听导游介绍这场精彩的人蚁战况实播。

亮点八:古祠四山被重砌

三苏祠园林区,坐落着四山——文峰、连鳌、八风、盘陀背山。山为骨,水为血,它们是三苏祠的骨架,划分出不同的空间格局,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可经过风吹雨打,它们有些部位已经掉落,看不清原来形状,有些用的水泥浇筑,与古园林意境大相径庭。施工方针对各山不同问题进行在原来位置进行重建,如今已大不同。

连鳌山山体失稳的部位已加固,对坍塌部位进行了复筑,使之在保存原貌的情况下更加稳固;八风山现存山体垮塌山石已进行重砌,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体进行复筑,恢复了其原有高度,更显威武;文峰鼎原来用水泥砂浆和木材修建的假山进行了拆除,改采用川西自然红砂岩石复筑,象拟三苏形态,镜显三苏文采;东坡坐像背山的土山,以培土为主,植物固土为铺的处理方式,恢复了其原有风貌。

记者每到一座山,忍不住啧啧赞叹,拍照留念,这景致更耐人回味。

亮点九:红砂古桥增新景

桥是三苏祠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元素,园林中水与桥相生,因桥成景。过去三苏祠园区拥有了各式园桥23座,其中平桥10座,拱桥13座。从质地分为石质桥梁与水泥桥梁。

三苏祠过去的桥有的是用水泥做的,有的桥体受损,有的没有安全栏杆。维修过程中,施工方拆除了后期修建的水泥桥梁,采用红砂石原址重建,共计6座。加固加宽了23座受损桥梁,补配栏杆7座。另外,对局部拓宽水域增设石桥5座。这些桥还原出三苏祠或古朴厚重、或灵动雅致的姿态,成为三苏祠园区内令人流连的风景。

更让人欣喜的是,园区内的原来的直线道路已对局部直线和折线进行曲化调整,调整为桂花林的主道,并拆除过去水泥道路,全部用石材拼接,结合景观节点铺设主道、次道和小径,游览中,置于林丛之下,两侧景致尽收眼底。

亮点十:植物分区成七景

三苏祠中茂林修竹,古木参天,营造出古意悠远的氛围。一些古树有的近几百年的历史,是整个三苏祠的见证者。祠内土质肥沃,气候适宜,但过去植物过于茂密,导致虫蚁滋生,且分区不明显,既不利于古木生长,也不利于景观呈现,还不利于古建筑的保护。

如今的三苏祠里的树木已梳理出生长空间,确保了古桂花、古紫薇、古银杏、古重阳木等健康生长。施工方又根据三苏祠的文化景观节点进行调整补配,清除杂草后按原有地被补植,对乔木进行了修剪,并补配景观所需的灌丛。调整后形成桂花林、楚颂园、海棠园、水杉林等7处文化景观节点,更有意境更有看点。

“重逛三苏祠,耳目一新,每一个建筑都展示着它的精气神,古风高雅,尽显君子之风。古祠将三苏文化和三苏父子完美融合,有效做到了‘剖腹示人,开心见胆’的效果。”苏学专家熊朝东游览完三苏祠后说。(来源:四川在线)

相关热词搜索:亮点 苏祠

上一篇: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3月27号开赛 小编奉上赛前花絮
下一篇:“曲水留香”!你身处中国樱花第一城~美得实在是太过分!!


中国农业银行眉山分行 章鱼挑食 农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颜画室 国网眉山电力公司专题 八百寿酒业
眉山全搜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