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渐行渐远的文化记忆 看看陶泥捏出的仁寿“非遗”
2016-12-03 12:34:34 来源:仁寿在线 编辑:admin 评论:0 点击:
仁寿陶艺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一度达到鼎盛,产品远销国外。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该县陶作坊已经缩减至两三家,现主要分布在天峨镇、汪洋镇。2014年9月,仁寿陶艺被列入市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天峨镇三坛村的陶艺制作坊内,拉坯师傅蔡中营正在用手揉捏和拍打制作陶艺品的原材料——陶泥。两分钟后,蔡师傅将柔和度均匀的陶泥放在了拉坯机上,随着拉坯机转动的频率,蔡师傅开始一遍一遍地摩擦陶泥的内外,直到陶泥开始显现出花瓶的雏形,在这过程中,为了保证陶泥的顺滑度,蔡师傅还需不定时地往上浇水。几分钟后,一件泥坯成型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蔡师傅说,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制作工序包括陶土选择、陶泥炼制、手工拉胚、模具成型、手工刻花、窑炉建造、素胎上釉、入窑烧制、釉上加彩等环节。“如果是新手,仅是拉坯的环节就得学上三年。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因为太耗时了。”
虽然作坊数量减少,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仁寿陶艺拥有了自己的特色。蔡师傅说,仁寿陶艺分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其主要特征,一是造型多样,有古朴的文物造型,也有创新的现代器型;二是器型大小差异大,有一人多高的花瓶,也有小到酒杯的器物;三是色彩丰富,有素坯器,呈现陶土本色,也有各种釉色,还有华丽色彩的现代图案。”说话间,蔡师傅将制作好的胚胎晾干,再经过雕花和烧制,就成了土陶。
为了增加土陶的光泽度,陶艺工人需要一遍一遍地对土陶进行打磨和施釉。施釉后的土陶被晾干还需要接受一次烧制,才能进入贴花的操作工序。“贴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烧制出来的彩陶就是什么样,所以不能有差错。”说话间,作坊工人刘英以水代胶,将带有靓丽色彩和花案的图纸小心翼翼地粘贴在了陶器的外壁。贴好后,再用棉线将陶器包裹起来,进行烧制。
烧制过程中,最难得一步是对烧制时间和温度的把控。“现在科技发达了,不用靠经验去摸索,特定的仪器会帮我们监控时间和温度,这也省了不少事。”蔡中云说,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在传承制陶技艺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着技艺改良和种类完善。“会制陶手艺的人虽然越来越少了,但我们也不能气馁,应该正视这些问题,谋划出路。”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陶艺这门技艺,仁寿采取了多种措施扶持陶艺产业,大力开发旅游业,将传统的土陶产品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创建和开发出了多种形态的仿古陶艺产品。蔡中云说,“仁寿的制陶技艺已经不单是一门手艺,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上一篇:今年敢在眉山过冬的朋友呐,我便要敬你是一条汉子!
下一篇:数千绝美老照片曝光 100年前的四川 离天堂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