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全搜索

首页 > 眉山资讯 > 内容

“搜寻文化记忆 讲述眉山故事”:从历史中走来 向着未来而去

“搜寻文化记忆 讲述眉山故事”:从历史中走来 向着未来而去

望月坡。

“搜寻文化记忆 讲述眉山故事”:从历史中走来 向着未来而去

三苏镇望苏村,爱心人士捐建的新望苏桥。

“搜寻文化记忆 讲述眉山故事”:从历史中走来 向着未来而去

今三苏初中内的拨股祠遗址。

“搜寻文化记忆 讲述眉山故事”:从历史中走来 向着未来而去

三苏初中内,据说是三苏父子种下的树。

“搜寻文化记忆 讲述眉山故事”:从历史中走来 向着未来而去

百年古树,见证着望苏桥的前世今生。

引子

7月24日一早,东坡区三苏镇的蒋红卫送走投资人熊秀平后,来到位于镇政府底楼的办公室,在一堆关于三苏父子的著作、关于三苏镇遗迹遗址的资料中,抽出一叠资料,拿出纸和笔,准备对正在实施的《三苏镇志》提纲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蒋红卫今年71岁,三苏人,退休教师。在他退休之后拥有了另外一个身份——三苏文化挖掘保护小组成员。此外,他还兼任着熊秀平在三苏镇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身兼数职,在历史与现实、书本与工程之间游走切换,他依然精力充沛游刃有余。牵引着他的,是心中的一份疑惑、一份执着与一份期待。

三苏镇与三苏父子 缘起何处?

三苏,位于眉山城西南,与丹棱接壤。世人皆知,眉山是三苏父子的故乡,在城中有大名鼎鼎的“三苏祠”,每年会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缅怀先贤。为何在城市西南面有这么一个叫“三苏”的地方?它的名字从何而来?它与苏家三父子有着怎样的渊源?

一直以来,这个疑问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三苏人缠绕于心。是因为三苏父子诞生于此?或者三苏父子曾经生活于此?再或是三苏父子曾经求学游历到此?三苏有三苏的传说,学者们有学者们的解释,不尽相同。不过,这并不影响这片叫做三苏的土地对三苏父子的敬仰与热爱。

在这里,有历史久远的遗迹遗址:拨股祠、望苏桥、天庆观、石佛山……在这里,有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久远传说与故事,关于苏家三父子,关于苏门家风、家训……即便时间已经过去千年,即便那些遗迹遗址已经被历史与风霜改变了面目,但是,在这片以“三苏”命名的土地上,人们依旧以苏家乡邻自居,依然保持着对苏家的尊崇,依然以苏家的家风家训来教化后人。

从眉山城区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大约20公里,当路边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映入眼帘时,便进入了三苏的地界。

院子是由乡贤熊秀平先生投资修建的国学书院和文化院坝,内设东坡书院、国学幼儿园等,这里也是望苏村的村委会所在地。这里虽非遗迹遗址,但是以国学为主题,突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用传统石刻技艺、书法、绘画等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内容,一种古朴沉稳之气扑面而来。

文化院坝对面,是水流湍急的伏龙河(今称作思蒙河),河上有桥,名曰望苏。伏龙河穿镇而过,古时,未加整饬的河道河水常年泛滥,让两岸的群众生活、劳作皆不方便。相传曾有苏姓乡人组织大家疏通河道,后其子继承父志,经过多年努力在河上修了一座七孔平桥。后来,苏家人常在此桥前的空地上赈灾。天长日久,凡遇灾年,人们就盼望苏家人来这里救济大家。久而久之,这里便被称为“望苏桥”。传说,这苏姓乡人,正是后来名满天下的苏轼三父子的先祖。

今天,伏龙河上有了两座望苏桥:老望苏桥从历史中走来,石墩石板,敦厚朴实,用被风霜雨雪侵蚀过的桥身与被河水打磨圆润的桥墩铭记着历史;新的望苏桥宛如彩虹,飞架两岸,可以通行汽车,桥两边石制栏杆上镌刻着苏家三父子的诗词、绘画和一些故事、传说。一新一旧,一古一今就这样在伏龙河上相遇、相望,伏龙河水哗哗地从老桥下穿过,流向新桥,再从新桥下穿过,流向远方与未来……

沿伏龙河而上,来到山边,沿山而行,就来到了今天的三苏中学。走进三苏中学,琅琅的读书声飘入耳中。教学楼前,一株300年的古榕树依旧风华正茂。转角,进入学校深处,一株已经枯萎的古柏树用它依旧挺拔的巨大躯干向人们昭示着它的年龄以及曾经的勃勃生机。“这里原来是一座祠堂,以前叫苏祠,后来更名为拨股祠,曾经供奉三苏父子的塑像。”蒋红卫介绍道。

拨股祠原名苏祠,塑三苏像于祠中。祠南北长34.5米,东西宽22米,占地面积759平方米。原祠内有大殿、厢房、古柏、桢楠等,树木繁茂,浓荫蔽日,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大殿供奉三苏父子像,苏洵居中,苏轼居左,苏辙居右。大殿门上有一巨匾:“家学名儒、千古圣人”,殿门外柱子上有对联:“丛作儒林,问韩柳欧外,谁策论词章彪翰院”“鸿文似海,自宋元明来,其父子兄弟重眉山”。祠堂正门的门楣上写“苏祠”二字。苏祠一直保存至新中国成立之后,三苏镇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亲眼看见过苏祠的建筑和祠内的三苏塑像。不幸的是,因历史原因,三苏父子塑像被毁,珍贵文物荡然无存,现仅存大殿基石、古柏树、古榕树,以及由三苏中学在拨股祠院墙基础上重建的院墙。

三苏镇为何会建有苏祠?除苏祠之外,在三苏镇,还有天庆观、石佛山、官房山、望月坡……如果熟读苏家三父子的作品,就会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这些地名,苏家父子与三苏到底有什么渊源?听着老辈人口中故事长大的三苏人,心里都住着苏家一家人。为了证明那些故事与传说的真实性,蒋红卫和他的一帮老伙计,带着一份责任和使命,在退休以后接过了这份重任。

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一路追寻先贤的足迹

蒋红卫的这份执着的起点,或许要从他的幼年说起。

上个世纪50年代,尚在上小学的蒋红卫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三苏乡支农。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晚上,老师和同学们便在拨股祠内安顿下来。祠中没有床,供奉三苏父子的供桌成了他们的临时睡床。农村的夜晚格外漆黑与寂静。躺在供桌上,眼前三苏父子的塑像显得格外高大森严。黑暗中,那几个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古人”以一种无可名状的威慑力,在蒋红卫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上世纪60年代末,蒋红卫从眉山师范学校毕业后,和一群青年教师再次来到拨股祠。这一次,他的身份是三苏中心小学的组建人之一。那时,他心中怀抱着理想,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依托祠堂原址,组建成立了三苏中心小学,三苏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学堂。后来,又在这里扩建了三苏中学。

那时候,祠堂犹在,祠中三苏塑像依然威严,古柏树仍旧青葱挺拔,三苏的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时光。那时或许并未觉得有什么稀奇,但是在今天的蒋红卫看来,却格外珍贵。有的东西,失去后想要再找回来,太不容易。

有一年,时任四川省文联主席马识途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来到拨股祠拜谒三苏,离开时叮嘱蒋红卫等学校老师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宝贝”。然而,在他们离开后没几年,拨股祠的三苏塑像就被毁掉了。

时光荏苒。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教师们,都已年入古稀;曾经供奉先贤的祠堂,也只留下了深埋于泥土中的粗壮基石,以及长满青苔的残垣。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这片曾经供奉先贤的遗址上,建立起了两所学校,有无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曾来到这里,聆听先贤故事,接受新时代教育,带着关于三苏的记忆与传承,从这里起航,开启了他们人生新的篇章。

蒋红卫说,在他的记忆中,三苏一直是一个重家风、重礼教、重传统的地方。

过年是三苏最为热闹的时候。在三苏乡间,有农历正月初一、十五斗灯的习俗。村民们按照地域或者宗族,组建起不同的舞狮队伍。初一、十五,这些舞狮队在三苏场最热闹的地方汇聚起来。耍狮子灯的、敲锣的、打鼓的,好不热闹。耍狮子灯讲究翻五台、翻七台、天鹅抱蛋等绝活,老艺人能把这些绝活耍得惊险无比却又洒脱无比,看得旁边的孩子们高兴得尖叫,胆小的妇人会把眼睛蒙上不敢睁眼。

看完耍灯,一个大家族的亲戚们聚在一起吃饭。“上八位”要留给家族中辈分最高的老人。老人上桌前,哪怕菜已上齐,香气馋得人直流口水,也是不能够动筷的。得等老人就座、举筷,桌上的其他人才能够开始夹菜进餐。这种场合下,不守规矩的孩子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斥责。

深受三苏父子之影响,在三苏,读书之风尤盛。旧时,父母亲朋教育孩子时常会说:“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家无读书子,钱从何处来?”今天,长辈们时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是:“娃儿,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成为有用的人。”在质朴的乡人们心里,读书是孩子们最好的出路;供养孩子读书,是父母对孩子一生最好的爱与期许。

也许是源自与三苏的那段缘分,也许是带着对三苏遗迹遗址损毁难觅的遗憾,蒋红卫在退休后,走上了对三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之路。他一面探寻三苏境内文化遗迹遗址,找寻并考证这些遗迹遗址与三苏父子的关系,一面以文字、图像的形式将之记录下来。

为了查找证据,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蒋红卫专门买来全六册的《苏东坡全集》。400多万字的书,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阅读,直到8点钟,前前后后读了不下两遍。在熟读之后,他又买来全20本的《三苏全书》,潜心阅读钻研,想要从这些书中寻找蛛丝马迹,寻找到三苏镇与苏家父子的牵连与证据。

在阅读与查访中,蒋红卫将自己找到的线索与疑点记录在案。然后,他奔赴全国各地,踏访苏东坡留下的足迹,与各类专家、学者交流沟通,试图以更为广阔的证据、理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与蒋红卫同为三苏文化挖掘保护小组成员的,还有两位老人:杨西福,退休教师,今年66岁;朱爱国,退休人员,今年64岁。这个平均年龄67岁的三苏文化挖掘保护小组,有时开着杨西福的小汽车,有时骑着蒋红卫的摩托车,有时徒步,奔走在三苏的深山密林、田间陌上,踏访遗址遗迹、寻访三苏故人,试图将那些掩埋在历史真相上的尘土拂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三苏,解开缠绕了三苏人多年的谜题。

做这件事的时候,这群老人仿佛又回到那段怀抱着理想、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的岁月,不觉得累,也不觉得难。蒋红卫的两个儿子都有各自的事业,孙子也已长大成人,一个在工作,一个在留学。在全家的支持下,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做这件事情,他想要用有生之年为自己,也为三苏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历史的真相就在那里,相信有一天我们会看到。”蒋红卫说。

传承历史 续写传奇

蒋红卫的故事,不止于此。

在退休之后,蒋红卫还肩负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当熊秀平在三苏镇投资项目的管理人。

熊秀平,三苏人。早年当兵,部队转业后投身深圳,从事房地产开发。从2010年起,熊秀平开始源源不断地在老家三苏投资项目,从最初的国学书院、文化院坝、望苏桥,到今天的三苏文化暨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项目,投资已经超过1亿元。

“我一直想在家乡修一座能代表三苏文化的建筑。”年过六十的熊秀平自小听着三苏父子的故事长大,在他心里,望苏村乃至整个三苏镇,都深受三苏文化影响,是三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他与三苏引以为傲。

熊秀平常居深圳,所以请来蒋红卫做投资项目的管理人。为此,蒋红卫专门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将每一笔开支记得清清楚楚,每个月将发票送到深圳去审核。“事情太多,我经常上午飞过去(深圳),办完事,下午就回三苏。”蒋红卫说。

2015年,以三苏文化为核心的“三苏历史文化名镇”项目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三苏镇以此为契机,先后邀请上海复旦大学、四川古典建筑园林设计院等的专家教授,在完成三苏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控规修编的基础上,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大力启动三苏历史文化名镇建设。

在政府与民间的合力推动下,从历史中走来的三苏镇,搭乘上了奔腾向前的时代列车。

今天,流淌了千年的伏龙河依旧水流滔滔,古老的望苏桥带着岁月的痕迹,匍匐在河上,成为今人眼中和镜头里的一道风景;新的望苏桥用更加契合这个时代的功能和审美,站立在古桥下游,承担起了一座新桥的职责和使命;

在绵延的山岭上,故事中的拨股祠抑或是苏祠,已成为一段回忆,在老辈人的记忆里定格成像;新的展示三苏文化特色的建筑,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正在拔地而起……

新旧更迭,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在追忆与寻找中,悠远的历史成为三苏最美的底色。接过历史递呈过来的接力棒,熊秀平、蒋红卫、杨西福他们这一代人,以及无数代三苏人,用各自的方式,书写着三苏的历史,续写着三苏新的篇章。

新闻来源:眉山网

相关热词搜索:眉山 记忆 故事

上一篇:仁寿这些学校不合格或停止办学,家长一定要注意!
下一篇:注意!15日起S40遂资眉高速(眉山段)全面开展移动测速


中国农业银行眉山分行 章鱼挑食 农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颜画室 国网眉山电力公司专题 八百寿酒业
眉山全搜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