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闲品眉山 寻味东坡蔓延舌尖文化
2013-11-26 09:39:49 来源:眉山网 编辑:admin_yl 评论:0 点击:
一城一味 闲品眉山
寻味东坡 蔓延舌尖文化
何正宏在厨房制作美食。
本网记者 严丹玫 李泓莹 文/图
眉山,素有“千载诗书城”的美誉,更是休闲者的天堂。这个温润而富足的小城,有着周边富饶的农田和亮丽的风景,有着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和丰富的文化。在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里,眉山走过历史的足迹,把酒言欢,吟唱着清澈婉转的歌谣。
眉山人向来把美食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街头巷尾满溢着让人回味无穷的各色美食小吃。让眉山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味”,不仅是舌头和鼻子,更是眉山人对饮食文化热忱的心。随着央视在眉山拍摄《舌尖上的美食》姊妹篇《一城一味》,我们栏目也推出眉山美食系列报道,让读者感受舌尖上的舞蹈的同时,一起感受家乡的人文魅力。
【第一期:寻味东坡 蔓延舌尖文化】
历史上,苏东坡不仅以诗词歌赋征服了天下,更让他独创的东坡菜肴令眉州这座城市名扬四海。
作家阿城说过,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常听远在异乡的人说,家乡的东坡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故土的气息在离乡人心中弥漫,从未曾散去。每每嘴馋,便寻得一处馆子,点上一盘东坡肘子或东坡肉,有时心血来潮,便自家备齐佐料,在刀尖与锅碗的切磋中,找寻记忆中的味道。舌尖摩挲处,不仅是饱尝美味,更是触碰历史的枝叶,娓娓道来曾经的故事。
东坡肘子。
东坡肘子 历史沉淀的味
相传东坡肘子的来历,是王弗在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急忙加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东坡。苏东坡向有美食家之名,不仅自己反复研究,还向亲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便流传百世。
东坡先生游历四方,后人很难定义东坡菜到底算是川菜、徽菜、浙菜、湘菜、还是鄂菜?正如川菜谚语“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如今44岁的何正宏做东坡肘子已积淀有28年的时光,自小跟着师傅学厨艺,在传承中不断摸索,在厨房与食材间产生默契。何正宏做的眉山东坡肘子多采用当地黑猪的前蹄作为食材,遵循苏东坡的十三字经“少着水,慢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的原则,做出的肘子肥而不腻,粑而不烂。而姜汁肘子是眉山所独有的一种吃法,软糯的肘子配以豆瓣酱、生姜、大蒜、辣椒剁碎入味做成的蘸料,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细节是这道菜的关键,原材料的粗加工、所需调味料的准备、制作过程中每一步的时间与火候,每一步都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烹饪不仅是一道技术活,更是一项精细活。”何正宏讲,做人如做菜,每一步走好了,便能塑造出最好的模样和最甘美的食物。
在老眉山人的记忆里,乡下“九大碗”最不可缺的菜品便是东坡肘子。农村的家庭筵席,就地取材,故用料普通,制作简单,不讲排场,只讲实惠,体现着当地的淳朴风土和原汁原味。好比这东坡肘子,酸辣味中孕育着眉州大地的百姓对生活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感触。
东坡肉。
东坡肉 转化传统的味
在眉山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东坡肉一旦上桌,冒腾的香气扑鼻而来,无不令人垂涎三尺。眉山人好东坡肉,风味重于一切,他们从不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怀着对食物的理解,眉山人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在沈春梅的记忆里,东坡肉是一抹甜蜜。老公周方超热衷于烹饪,沈春梅自然少不了口福。怀胎十月间,沈春梅有孕期反应,对吃食产生厌倦情绪,日渐消瘦。周方超便忙碌于厨房,替心爱的妻子准备可口营养的食物。待一瓷盅盛出,沈春梅伸手揭开盖子,眼睛一亮。
“不要小看那一小盅,绝对地道的私房菜。”周方超细细讲述。精挑细选的五花肉,经过炙皮和锅蒸后,更加松软发泡。酱油是自家特制的,加入生姜、花椒还有八角和小香,用小火慢慢熬上四个小时,使酱油变的更加浓醇咸香。而后,那小小的瓷盅中别有洞天:油光水滑的五花肉下面铺就一层蒸的烂烂的干熏竹笋,葱叶打着同心结点缀在肉的上面,浓厚滚烫的酱汁遇上冰冷的瓷壁,演绎着冰火两重天的美味。“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东坡肉。” 眉山人相信食物也有灵性,在水与火的交融中,承载着历史,又不断在生活中生机勃勃。
沈春梅凑过头去,吸了吸鼻子,捻起一块肉,送入口中。五花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但又不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还没尝出个味儿,就没了。化掉的肉和酱汁融成一种特有的糜香溢满檀口,让人舍不得吞咽。这样一来,食欲大开,沈春梅圆鼓鼓的肚子,在周方超的烹饪里,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小生命。
龙眼酥。
龙眼酥 甜甜蜜蜜的味
说起龙眼酥,似乎与东坡没太多渊源,却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提到龙眼酥,人们便会立马想到苏东坡的故居眉山。当地的文化让人们发明了这种圆圆甜甜的食品,让人记住这是眉山特有的小吃。
眉山人口味多样,你喜欢吃辣的,他喜欢吃麻的,我喜欢吃甜的,这才有了川菜的各种味型。而在甜食里,龙眼酥在眉山人心目中的分量,是流传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里,挥之不去的味道。
坐落在正西街的一家卖龙眼酥的店铺,隐藏在众多衣服、日用品店中,不留神还不容易发现。店铺不大,没有张扬的噱头叫卖,橱窗里各式口味的龙眼酥、千层酥,静静乖巧的排列着。
老板是一大家子人,做龙眼酥的手艺,从爷爷刘吉和便代代相传。父亲刘启明在爷爷1927年前创制的工艺技术基础上,于1964年在原国营眉山县糖果厂重新继承研制而成,如今由刘启明的儿子经营着这家小店。
龙眼酥对于刘家来讲,不仅是旧时乃至现在生存的工具,更是与之有着几十年的渊源情怀。“我做了一辈子的龙眼酥,每当清晨从和面开始,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我觉得脚踏实地。”刘启明缓缓说着。
龙眼酥除了眉山人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让众多外地人知晓并厚爱这个小巧的甜品,张晓波便是其中一位。在彭山读大学的他,初来眉山便品尝当地美食,喜欢上甜而不腻的龙眼酥。“在达州没有龙眼酥,每次放假回去我都会带上几盒,家人都爱吃。”张晓波的言语里,无不透露着对眉山饮食的喜爱。
爱上一座城,必定爱上这座城的饮食文化。东坡故里,不仅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更是延续一代又一代眉山人对美食的热爱与享受。
上一篇:市民:摩托车连续被盗 警方:五大绝招防被盗
下一篇:中岩寺:“灵岩石笋” 奇峰墨宝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