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全搜索

首页 > 头条 > 内容

苏东坡:回不去的家乡,治不好的乡愁

若是要评选全世界最爱思乡的群体,中国人一定名列前茅。千年的岁月中,中国文人们仿佛都得了一种“思乡病”。从“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先秦叹息开始,故乡成为了无数游子喉中的那一口血,心中的那一根刺。

图片

远景楼的归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豪放著称的苏东坡,也免不了染上这“思乡病”。一首《水调歌头》,让其余的中秋词黯然失色,写尽了东坡多少乡愁。家乡远在千里而不得归,兄弟近在咫尺不得见。在颠沛流离中,故里的往事涌上心头,苏东坡又怎能入眠?

图片

三苏祠中的苏东坡坐像

苏东坡日思夜想的故乡是四川眉山,那是苏东坡的出生地,也是他成长的地方。自青年从眉山赴京,到晚年于常州去世,苏东坡的足迹遍布了半个中国。但只有两次回乡奔丧、为父母守孝时,他才得以回到故乡。无论去到何处,跨过多少山河,眉山始终是苏东坡情感的锚点,是他“思乡病”的病因。

图片

如今的眉山城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害苏东坡得“思乡病”的罪魁祸首,是故乡的江水。那汪江水,送走了苏东坡离家的扁舟,带给了他万千离愁。眉山的水,是如此特别,如此让人念念不忘。

图片

依赖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地理环境,从古至今,眉山一直有着来源于高山的澄澈的水系,滋养着千里的平原沃土。正因如此,眉山也被盛赞为“江山秀气所聚”。

与川西高原不同,眉山的地势较为平缓,江水的流速也较小,呈现出如琉璃般澄澈无瑕的碧蓝。就是这样的眉山水,哺育了眉山人民,也哺育了眉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是眉山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石。

图片

明澈的江水,是苏东坡最难以忘怀的骄傲。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要一遍遍怀想:“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

图片

“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

离家多年,故乡的田园是否荒芜?这是苏东坡心中挥不去的担忧。那江水环抱的肥沃田园,无疑是他“思乡病”的原因之一。

受益于温暖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充沛的水源,眉山土地丰腴、沃野千里。这样的土地无人耕种,实在可惜。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勤劳的眉山人,让眉山拥有了富足的粮食产量,成为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粮仓”。

图片

这样丰饶无忧的环境,让东坡无数次渴望归去,无数次下定了“归田计已决”的决心。他一往无前的生命,也曾为了故乡的田园而屡屡回望。

图片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

苏东坡的“思乡病”一直伴随着他的人生。在无数个长夜里,故乡的山水长亭在梦中浮现,折磨着东坡的神经。那他又何故不归家?那是来自眉山人骨子里的执拗在作祟。

宋朝时期,北方战乱频发,眉山因安逸和平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苏东坡的祖先亦是如此。安稳的环境,让眉山人民能够没有顾虑地读书,出现了“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的奇景。单纯的学习环境和父母严格的教育,带给了苏东坡学不会投机取巧的满肚子不合时宜。

图片

俯瞰三苏祠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即使多次因禀忠直谏而遭受贬谪,苏东坡也从来不会真正对世间的丑恶闭目塞听,选择归隐故乡。眉山清明正直的人文环境,塑造了苏东坡不屈的性格。纵使害了一辈子“思乡病”,苏东坡却没有踏上归途,而是以四海为家,以天下为家,以旷达洒脱的心态,吟一首“此心安处是吾乡”。

图片

东坡故里“三苏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坡的最爱到底是什么?我提名故乡的竹
下一篇:循东坡足迹 觅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和远方”


中国农业银行眉山分行 章鱼挑食 农行眉山市分行金穗之窗 同颜画室 国网眉山电力公司专题 八百寿酒业
眉山全搜索
回到顶部